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介绍 - 中国报考在线【原中国招生网】-2025年中国高校招生信息免费发布系统|高考报考参考系统
  学校管理登录 学校会员申请  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网 >> 高校招生信息参考系统 >> 信息首页 >> 专业介绍 >> 正文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介绍
我要打印   IE收藏   放入公文包   我要留言  查看留言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   添加人:cnzs0008   添加时间:2007-10-25 9:55:02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微电子学”4个本科专业;具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5个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与信息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光学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和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23人,其中有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有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23人,副教授38人。该院已培养本科生5000余人,研究生80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567人,硕士研究生654人,博士研究生120人,博士后研究人员13人。
学院9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八个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单位之一,2004年通过国家验收。基地建设了一次可容纳400人以上电子类技术基础课的电工电子实验环境,学生可在开放的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院设有信号处理与理解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光纤实验室、电子工程实验室、应用电子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为学生的专业课实验、毕业设计、研究生论文及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8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校级精品课程7门;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6项。
学院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省级奖32项;获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二、三等奖各1人次;获全国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全国空中飞行机器人大赛两个级别亚军和季军;获2006年美国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以上。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与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主要学习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理论与技术、信号理论与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电子信息系统等较宽领域的知识,具备用系统的观点综合、分析和处理技术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低频、高频)、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等。
通过四年的学习,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工作范围的能力;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有对电子电路分析和初步设计、制作和调试的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仿真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技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信息处理和电子自动化设计的能力。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备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本专业由于理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占绝大部分比重,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后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电子与信息技术基础,业务范围广阔,因而本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
 
通信工程
培养具备现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通信设备的设计、制造与调试方法,能对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及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进行科学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分析以及对通信领域的新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利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现代交换技术、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数字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光纤通信技术等。
通过四年的学习,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电路分析、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及通信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深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地应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微处理器系统开发的能力;掌握典型现代通信系统和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对通信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研究、设计及开发的初步能力。
通信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科技领域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通信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
本专业的学生知识面宽、适应性强,毕业后可到与通信技术有关的许多部门,从事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和现代通信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运行管理、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工作,还可以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信息对抗技术
培养具备进攻与防御信息系统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利用卫星、雷达、导航、通信与电子对抗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从事在信息战环境下各种信息对抗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设计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电子工程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包括计算机网络、雷达、通信、导弹制导、光电技术在内的各种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与对抗技术,使学生受到电子工程系统研究设计和计算机系统开发应用等方面基础能力的训练。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传输与差错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通信对抗技术、光电对抗技术、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还是在国防建设领域,各种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信息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而为本专业毕业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既可以到国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部队从事信息战武器系统研究和设计工作,也可以到国家有关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还可以继续攻读该院相应专业的硕士学位。
微电子学
培养掌握微电子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微电子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习相关的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与光电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素质、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基础,有各种集成电路系统、半导体器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本领。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集成电路与系统以及其他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熟悉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基本能力。能在微电子、通信、信息产业(IT)等行业,从事开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与工艺、集成电路原理及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原理、数字系统设计等。
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化进入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微电子技术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已成为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为本专业毕业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