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学院是在原“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船舶电器自动化”、“武备自动化”和“导弹发射装置”4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8年由原自动控制系、航天工程系导弹控制专业和系统工程研究室组建成立自动化学院,是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实力雄厚的学院。
该院现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飞行技术”6个本科专业;具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电子工程”、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与“导航、制导与控制”两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九五”及“十五”重点建设学科,投资建设经费达3000多万元,“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重点学科。2003年在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该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名列第13名。
该院现有教师19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5人,教授和研究员48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3人。学院一向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有40%的教师赴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学习、进修或合作研究。该院已培养本科生5400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764人,硕士研究生743人,博士研究生175人,博士后研究人员20人。
该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科研特色。近三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科研经费到款近2.5亿元。获国家级科技奖12项、省部级奖100余项,其中舰船减摇控制技术、舰船组合导航技术、船舶动力定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
该院学习风气浓厚,学生曾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国际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SCILAB程序设计大赛等赛事获得大奖,每年有近40%的学生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
自动化
培养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导论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自动化领域(包括工业和非工业领域)的系统分析、研究、设计、建造运行及管理工作。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航海、造船、航空、航天及各种含自动化、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单位,就业面极宽。毕业生中大多数到北京、上海、大连、青岛、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等地的研究所、学校、外资及合资企业和政府机关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
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的仪器与系统的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及机械的基础理论、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与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毕业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现代测控技术的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开设的主要课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精密测控与系统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的研究、设计、建造、运行与管理工作。主要到航空、航天、航海及其它测控部门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单位。就业的主要城市是:北京、上海、武汉、青岛、大连、成都、深圳、广州、哈尔滨、沈阳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拖动与控制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有关科研院所、电力部门、高等院校及工厂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工作。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培养具备目标及环境的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制导与控制以及机电控制和传感检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有关科研单位、高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制导与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和系统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以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系统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与开发、检测与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机械学、电子学和控制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武器探测、制导与控制原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和产品研制技术,具有利用计算机和仪器设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武器探测、制导与控制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熟悉国家有关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开设的主要课程:机电系统设计、现代控制理论、制导与控制原理及系统、传感与检测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GPS与抗干扰技术、制导与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探测与识别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
毕业生可在航天、航空、航海领域国家各军事部门及各种含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单位,从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及相关技术方面的分析、研究和设计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
培养具备电子学、计算机信息学、医学仪器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能从事生物医学、医疗仪器、生物信息检测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人体信息检测、医学影像处理、生物工程物理学、人体生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基本技能,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原理、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医学影像、医学传感器、生物信息检测与仪器、生物化学及工程生理学等。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高水平的外语应用能力;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子学、计算机信息学、医学仪器和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工程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物理学、化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近年出现的新技术,是用工程的方法研究和解决生物和医学领域提出的各种新课题的学科,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目前优先发展、重点支持的学科之一。学生毕业后可在有关科研和生产部门从事生物医学、医疗仪器、生物信息检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也可以从事计算机信息行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