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程学院是我校“哈军工”时期创办的骨干系,创建于1953年,195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989年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船舶工业和海洋开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占据了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半壁江山。
该院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4个本科专业;具有“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工程力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工程力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该院学习环境优越,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雄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37人。该院已培养本科生5100余人,研究生80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447人,硕士研究生410人,博士研究生92人,博士后研究人员4人。
近年来,该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有64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该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学科点是国际船模拖曳水池会议(ITTC)成员单位,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学科点先后有4名教授任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技术委员会委员。该院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英国造船师协会(RINA)、德国汉堡大学造船学院、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造船学院、乌克兰国立造船大学、美国A&M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希腊雅典理工大学、波兰格坦斯克大学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船舶与海洋工程
培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总体设计、制造、管理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涉及面广,除数学、力学外,主要还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学、焊接技术及管理工程等学科。
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阻力与推进、船体制造工艺、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与结构设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
迄今为止,本专业已为我国船舶工业培养本科生近6000人;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800人。本专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设备和测试手段。主要大型实验室有船模试验水池、水平循环水槽实验室、结构平台实验室、船舶振动与噪声实验室和船舶CAD实验室及为广船国际等大型造船企业设立的tribon软件培训中心等。该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的评估和认证的本科专业,标志着本专业的教学和实验水平得到国际认同。挪威DNV船级社、法国BV船级社、日本NK船级社等国际主要的船级社和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在本专业设立奖学金。近年来,本专业与美国休斯敦“能源谷”紧密联系,共同创建了“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入围我国“111工程”计划。本专业将为有志于我国船舶事业、海洋开发事业的青年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完备的科学研究设施。
本专业一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历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表明,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与船舶和海洋工程有关的公司及国家各部委机关,以及沿海沿江各船舶设计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业工作,部分取得留学资格,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德国、日本、希腊等国留学深造。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培养具备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交通、水利、海岸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港口工程、航道工程和海岸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制图、测量、运算、实验、综合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掌握工程力学、河口海岸动力学及相应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港口工程、航道工程和海岸工程的设计方法,具有从事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土力学与地基工程、水利学、水文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港口策划与平面布置、港航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基础、专业软件的应用等。
随着世界贸易、地区贸易的发展,成本相对低廉的航运业规模不断扩大,对港口、航道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而为港口航道建设、管理以及海岸工程等方面的人才开辟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全国交通部门(如交通部所属的设计院、工程局、港务局)、水利部门、海洋局及国内各大石油公司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土木及建筑等行业的规划、设计、施工、经营管理、科研等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