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瑞谭建荣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报考在线【原中国招生网】-2024年中国高校招生信息免费发布系统|高考报考参考系统
  学校管理登录 学校会员申请  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网 >> 高校招生信息参考系统 >> 信息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许庆瑞谭建荣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要打印   IE收藏   放入公文包   我要留言  查看留言 
来源:浙江大学   添加人:cnzs0419   添加时间:2008-1-11 10:04:52

 12月29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宣布,该院2007年增选产生33名新院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许庆瑞教授和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谭建荣教授当选。

    许庆瑞是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观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组合模式,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动态和组合模式、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创新战略规划方法、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技术能力的积累与突进规律等学术观点。他在浙大筹建了国内首个管理工程博士点,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有关技术创新学科的著作《技术创新管理》,创建了国内最早的管理工程学术刊物《管理工程学报》。先后主持并完成了20余项国际、国内、省部级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与重点项目4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5项。
    谭建荣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研究,先后提出并用软件系统实现了结合国产重要装备和国内企业特点的批量与定制相结合的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提出了特殊状态建模与数字样机集成仿真技术,率先提出了数值与几何相结合的复杂装备多部件关联、多层次配置与多参数分析计算设计技术等。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重要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开发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1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中142篇被SCI、EI检索,出版学术专著或编著8本。
 
                 
                      许庆瑞院士                                                               谭建荣院士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2007年共增选产生33名新院士,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2位科学家、台湾省1位科学家当选。同时还增选产生了3位外籍院士。许庆瑞和谭建荣分别当选为工程管理学部和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新院士。目前,浙大共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
 
有价值的事 就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访2007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谭建荣
 
    “宁静致远”,“上下求索”,这分别出典于诸葛亮《诫子书》和屈原《离骚》的八个字,并肩站立在“浙江大学工程及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教学基地”两行大字的上方浙江大学校标的两侧。沿着宽大长廊的南墙向两翼延展的,是介绍研究所和基地的展板,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研究所所长、教学基地主任谭建荣教授说,“这个布局是我设计的,这八个字,也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对人生、对事业的理解和追求。”
    确实,各种各样的研究所、基地、实验室的“牌”,在大学校园里是最平常的景观了,但把“座右铭”标识在“牌”上,不可不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沿着这道独特的风景,认识创造这道风景的人——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也就不难了。
 
非志无以成学
 
    谭建荣今年52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都能理解什么叫“求学无门”。1970年,谭建荣16岁,初中毕业后进湖州机床厂当了机械工人。艰难的经历,顽强的毅力和对科学始终不渝的追求,使他铸就了孜孜不倦的好学,好钻研的性格。当时谭建荣的住所只有五、六个平方,事实上只是用水乡最多见的芦苇杆在楼梯下隔出了一片相对独立的空间,在这里,他迈出了求知的第一步。在大多数人还对“高等数学”知之不多的时候,他自学了大学课程,做完了《数学分析7000题》。在小屋的墙上,数学公式和图表是陋室最美的装饰画。在文革结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招生的时候,他成为电大首届学生,边工作边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他对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都充满了兴趣,他在三年中修完了两个专业的课程。1985年,谭建荣凭着成绩上的强势弥补了学历上的劣势,以同等学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成为该校机械学专业的研究生。
    1987年,他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浙江大学工作。7月11日,谭建荣到浙江大学报到,学校按常规通知他8月31日开始上班。他一想,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不能就这么无所事事,就径直找到了当时的机械系,要求提前工作。当晚,他便在教学楼的一个仓库里住下了,第二天就参与了教研室老师们的科研。“白天和同事们一起,晚上就一个人在仓库继续干。”这一干就是20年,而且20年不变,一天三个单元时间,上午、下午、晚上,只要不出差,同事和学生都可以在研究所见到他,从年初一到年三十,天天如此。同事们说,他成果累累不是偶然的。
    在浙大,谭建荣师从梁友栋教授和彭群生教授,攻读了应用数学的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 49位获得者中,谭建荣是为数不多的中国培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和副教授技术职称,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以连续的出色成果,谭建荣相继被特批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非学无以广才
   
    2005年,四年一次的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奖结果日前揭晓,浙江大学获得了两奖一等奖,消息传来,举校为此欢欣,谭建荣的喜阅却比别人更深一层,因为获奖项目之一“工程图学特色平台的探索实践与教学基地辐射”就是对“浙江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教学基地”人才培养实践的提炼和总结。
    作为机械工程重要基础课的工程图学教学基地负责人的谭建荣,带领他的团队构筑了五个平台,即基于高新技术与经典内容相结合的图学素质公共平台、面向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图学立体化教材平台、参与式交互式工程图学实验平台、自主式研究型工程图学学习平台和以人为本的工程图学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平台,带动和引领了全国高校工程图学这一量大面广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得到了全国同行的普遍认可。2005年上半年,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下半年,他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一年中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科研教学双获丰收。
    谭建荣是个科技工作者,但身在浙江大学,他说,我首先是老师。作为老师的谭建荣,他要求他的学生,每个人每学期要“做好一件事,写好一篇论文,做好一个报告”。其实与这“三个一”对应着的,是他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述能力。刘振宇跟着谭老师完成了硕博连读。刘振宇说,我们研究所的博士生每周都有一次研讨课,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排出一张表,讨论课的安排循序渐进,大家在一起交流课题进展,讨论和完善新思路,谭老师在讨论课前对我们的讲话是宏观的,对每位主题发言的同学的指导又是微观的。谭建荣说,“我认为作为一个工科领域的学者,最好的基础性知识结构应该是‘数学、物理、中文’加‘外语、计算机和工程图学’”。他特别强调说,中文不是单指会说中国话,会写汉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使谭建荣对自己、对学生除了在科研上一丝不苟外,在学术论文的文字表述要求也达到“叫真”的地步,一篇论文,除了要有思维的创新点,要有学术上的贡献,还要“优美”,使人读来有节奏感、有层次感,“科研论文也可以写得很优美”,这是他常对学生们说的话。
    他对学生的承诺是,决不耽误学生的学业一天时间。他的学生都知道,谭老师经常出差,但这不要紧,每次出差前,他都会安排好研究生们各自的课业,如果出差时间比较长,学生有紧要的事,比如论文要投稿了,要让他签意见、有新想法要与他讨论,那么短信、电子邮件,都是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的手段。大多数人出差回来总是先回家,但谭建荣不是,如果踏上杭州的地面没有超过午夜时间,他总是先去研究所,因为他知道,他的学生和同事这时候一定还在工作。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是人生永恒的主题。”谭建荣说,“在浙大20年了,我只是换了种方式学习,通过研究来学习。所谓研究就是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出问题 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工程实际出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返回工程应用的方式,就是现在谭建荣作为一个学者的学习方式。
    谭建荣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企业调研,寻找应用中的问题。在与企业的长期接触中,谭建荣发现,国产机械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导致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产品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生命周期累计成本的70%-80%,对定制品的交货时间、总成本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在对200种国产机械产品的抽样中,这些产品的平均开发周期长达18个月,而在美国,由于运用了“大批量定制”技术,早在1990年,产品的平均开发周期便只需3个星期。这一差距,促使谭建荣下决心找出实现“大批量定制”的奥秘所在。
    经过建模和多次反复论证,结合国产重要装备和国内企业的特点,2002年,谭建荣团队提出并用软件实现了批量与定制相结合的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形成信息化的大批量定制设计制造系统,可实现大批量定制的高效率低成本设计制造,为解决设计个性化与低成本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保障。这一科研成果在企业应用后,大大扩大了企业的产品种类,如使以往需要半个月才能完成的电梯设计方案缩短到4个小时就可完成。对大型订单定制的设计时间也由原来平均42小时缩短为6个小时,设计周期达到了国际同等先进水平,企业产品也因此打入了国际市场。
    针对制造企业的需求,谭建荣又提出整数维与分数维相结合的特殊状态建模与数学样机集成技术,在一批关键产品和重工军工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他提出的数值与几何相结合的复杂装备多部件关联、多层次配置与多参数分析计算设计技术,从设计上提高了装备产品的整体性能,在国产重要装备设计中成功应用。发表的论文被引用1600次,其中代表性的48篇论文他引746次。
    在过去的20年中,谭建荣将自己15年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工作经验与理学博士的理论基础相结合,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将工程科学研究与工程教学相结合,为我国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做着自己的贡献。他说“成绩只代表过去,即使是院士,主要任务仍是推进科学发展,为实现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努力。”
 
探索管理前沿助力企业成长
——访浙大管理学院新科院士许庆瑞
 
    1980年赴美进修两年回国后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管理”这一概念,1990年出版我国第一本有关技术创新学科的著作《技术创新管理》, 三十年孜孜以求地专注于创新管理最前沿领域,2007年12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授予浙大管理学院教授许庆瑞为中国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许庆瑞1951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毕业,1961年来浙大电机系任教。“当时国家提出,高校不光要培养企业管理专家,还要为科研机构培养科技管理人才” 来浙大任教后,许庆瑞开始着手在电机系一个教研室的基础上创办管理系,他是第一任系主任,并建立第一个管理工程硕士点。“我的本科是机械类的工程管理,到了浙大以后,电机系四个专业我都去系统学过,从电机到电子装置到工业自动化与控制等等。”。1978年,浙江大学向全国招了三十个理工科的学生培养为硕士。“80年代我去美国访问,看美国是怎么样培养科技人才,美国有个新的学科叫技术创新,和科技管理很相近,我就选了这个方向。”
    “他常年赴美国、欧洲进行学习交流,永葆科研站在最前端。他常常在出差的飞机、火车上阅读、思考、撰写,积极收听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科技的最新动向,认真撰写读书笔记,虚心听取各方的研究进展,其科研的敬业精神感染了众多师生。”这是许教授的学生、博士生导师陈劲教授说。
    三十年来,许庆瑞教授在技术创新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学研究、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提出技术创新管理的真知灼见,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在国先开展技术创新的研究,其著作《研究与发展管理》和《技术创新管理》均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他是国内较早倡导和宣传技术创新的学者,率先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观点。他是国内第一个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的参与者,对技术创新理论体系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第一个获得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课题——《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及政策》;9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技术创新的组合模式,收到了世界著名技术创新专家、麻省理工学院爱德﹡罗伯茨教授的高度评价。2002年,他将组合创新理论生化为全面创新管理理论,被认为是当今创新管理研究的重大突破,已受到美国惠普、海尔集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高度认同。
    许庆瑞的技术创新理论与企业实践有很深的渊源。虽然年事已高,他依然精神矍铄,带着四个博士生。“我对学生要求一是要必须站在学术前沿,要掌握最前沿的学术理论。二是必须要到企业里面去实践,要把理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称之为“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触及最先进的理论,立地就是扎根于基层,两者要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带着这个“顶天立地”的目标,许教授带着他的几个博士生跑基层。比方信雅达公司——中国金融银行系统软件领域顶尖的企业,团队帮企业做创新管理的调查,“这个项目刚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刚入驻不到一个月,一般做企业常驻调研需要几年的时间。”
    说起企业界的许教授在企业界的“好朋友”,不得不说说他和“海尔”的故事。许教授的团队用长达十年的时间在企业内部常驻调研,帮助企业建立了全面创新管理体系,从多个方面为“海尔”出谋划策。 “海尔”老总张瑞敏曾说:“海尔未来发展的资本就是全方位创新体系。”海尔的副总裁称:许教授带领的技术创新管理团队主要帮他们搭建了技术创新的平台,这才有了一年1000多项的技术创新成果。“前几天他们的副总裁还打电话过来让我们一起去人事厅办手续,在‘海尔’建立起一个博士后流动站,长期帮他们搞这方面的调研。”
    许庆瑞说,过去他们的团队一直着眼于大企业,现在中国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遍地开花,他们自然要“与时俱进”地参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改革。目前许教授正在致力于“应用全面创新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效果好的话就会在东南亚各个发展中国家加以推广。
 
文章来源:浙大新闻办